<
y7h4小说网 > > 燃骨 > 第50章
    少年仰着脸,谢公子手中的烛火,照亮了泥泞潮湿的密道,密道可能紧挨河道,有些积水,烛光触及时便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斑。

    那些细碎的光落入少年不祥的红色瞳孔中。

    他眯了眯眼,既像有些不习惯,又像是在笑。

    少年望着烛火的方向,轻轻地、生涩地说道:“我在看光……真美啊。”

    烛火笼罩着谢明烛的侧脸,君子如晖,并非虚名。

    谢公子的五官漂亮又锋利,加之当时年少,光芒外现,毫不收敛,真如朗日明空,近乎夺目。

    那是赵浔和谢燃,第一次见面。

    谢明烛后来与少年又说了几句话,得知少年和女人的确是母子,被这群盗匪囚在此处已经十年,但再多的就问不出来了。

    他原本猜测,女人和先前那些妇女一样,是被盗匪掳掠而来的附近村庄农妇,但后来无意间看到,女人如今肮脏发黑的手指十分修长,并不像干惯粗活的。

    略靠近些,她身上似乎还有种熏香的味道,在地道这么久都没消散,只能是女人从前生活优渥,要么长期生活在焚香的堂室,或以沐浴饮食等方式浸淫。

    更奇特的是,谢明烛总觉得这熏香味道似曾相识,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闻过。

    既然那女人显然不是出身匪窝,也不是山野村民。

    那这十岁的少年,可能是女人被抓来前便怀在腹中的,但也可能是女人在这里被强暴后生下的孩子。

    无论如何,都是别人的不堪和悲惨。

    谢明烛便不再追问,将他们带出了密道,打算将人带下山后,帮他们寻找家人。

    女人或许是太久未见天日,一出密道,忽然不再哭闹,反而哼起了一支调子悠扬的歌谣,竟自己跑到了前面的花树下席地而坐,痴痴地看着天。

    谢明烛有心想问女人疯了多久,之前可有与少年提过身世,却还没来得及开口,衣摆被人轻轻拉了拉。

    少年仰头望着他。璀璨的日光洒在他的眸中,折射出一种类似琥珀的澄澈质感,又是种惊心动魄的漂亮。

    于是,在旁人面前还很有几分不可一世的谢公子忽然心就软了,多了无数耐心,顺便还忘了刚才想说的词儿,只是笑盈盈地“嗯?”了声。

    “哥哥,”少年这样喊谢明烛:“这些人,并不是普通盗匪,与皇帝的内院,有勾结。请小心,不要被我们牵连。”

    少年应是长久没有正常开口和人沟通,甚至言语都算不上流畅,有些磕绊。但这话出口,谢明烛倒当真定了神色,认真了许多。

    就像先前与贺子闲说的那样,他自己当然清楚匪首与国舅一脉的隐私,但这毕竟算是机密事,连几名盗匪头目都尚且不知,这区区一个被囚于此的少年又是从何得知?

    再问方知,少年与其母被囚禁的地方虽然不见天日,也不会和其他人关在一起。但正好位于匪寇议事厅的正下方,众匪都是粗人,群体议事又不涉及机密,因此声音宏大,少年偶尔便能在这地道中听见只言片语。

    比如他们近期要杀的人。

    或者匪寇行动时的指令,穿的衣服标识,刻意避开的人。

    而少年就通过这一点信息,逐渐推测出匪寇和人里应外合,又通过匪寇的目标,推测出对方是宫中人。

    和真相“国舅外戚”只有一步之遥。

    这是寨子里最大的秘密。毕竟戏要做的真,必须连自己人也瞒住。因此除匪首外,三千土匪都对自己真正的主人茫然不知。

    这生于泥沼,没受过任何教育的少年却这样无师自通地看明白了。

    谢明烛自己便是难得的天才,很少对什么人另眼相看,如今倒真觉得这少年除了眼睛漂亮,还别有几分意思。

    他忽然起了几分惜才之意,有心想问少年是否愿意跟着自己,若能找到少年父族自然好,即便不能,自己也能带少年科举入仕。话还在嘴边,忽然余光撇见一点银光。

    谢明烛反应不可谓不快,立刻推开那少年!电光火石间,一支木箭正擦着少年胸膛而过。而同时,坐在花树下的女人发现了这里的变故,尖叫起来,就往山下跌跌撞撞地跑。

    少年神色大变,立刻顾不得其他,便追了过去。

    谢明烛反手将木箭朝来处掷去,便闻一声惨叫,一名暗中偷袭的匪寇立时倒地。

    但等他再回头去找,少年早已不见踪影。

    --------------------

    明天早6更新~

    第32章 宿命

    谢明烛找了一圈,天色已经不早,担心国舅的人得到消息后上山,在将密室所在的房间恢复原样后,便也离开了。

    毕竟虽然女人疯癫,但那少年行为自如、神志清楚,并不值得他过分忧心。

    ——只是稍微有些可惜。

    谢公子想,那可真是个有趣的少年。

    他回城之后,盗匪已被押解入大理寺。次日,他呈上密道中找到的证据,立案,审判定刑。

    一切顺利得连谢明烛都感到意外,此案热议滔天,连街头巷尾的小儿都在议论。

    终审陛下亲批,盗匪等人斩于菜市,幕后主使国舅被削爵流放,皇后被罚禁足,没说什么时候会解,与冷宫一般无二。

    至此,小小的一次冬日出游,却牵连出了庆利年间最大的罪案,不知什么时候起,谢明烛的声名喧嚣日上,人人都说他少年奇才,志斗国舅,为国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