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h4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聊斋鬼故事 > 第4节
    第十一回 宅妖

    长山李公,朝廷大司寇之侄。住宅多妖异,常有怪事发生。

    某一次,李老先生在大厅看书,忽然间地上莫名多了一条板凳,呈肉红色,细腻光滑,十分精致。

    李公心想“这板凳好面生,以前似乎没见过。”好奇之下,走近轻轻抚摸,那板凳随手弯曲,时凹时凸,柔软处堪比肌肤。

    李公吓了一跳,拔腿就走,边走边回头,只见那板凳四足移动,跟动物走路一般,嗖地一声,钻进了墙壁。

    又有一次,李公见墙壁边靠着一根木棍,洁泽修长,上前用手一扶,那木棍软绵绵倒下,一拱一拱,弯曲蠕动,似蛇儿爬行一般钻进墙内,很快就消失不见。

    康熙十七年,秀才王俊升来李府教书。这一日黄昏,王秀才点灯洗脚,正准备上床睡觉。忽然间门外传来轻微脚步声,一名三寸长的小人走进屋中,在屋内转了一圈,随即离去。

    过不大会,那小人再次进来,手上拿了两个小凳,跟乡村童子用高粱杆编织的玩具草凳差不多大。那小人将板凳放在地面,拍一拍手,屋外面又走进来两名小矮人,身高不过数寸,两人肩上抬着一具棺材,约莫四寸长短。

    两人将棺材横放在板凳上,负手而立,默不作声,似乎在等人。只听得嘤嘤泣泣,一名年轻女子带了几名丫鬟走进屋中,身穿孝服,腰扎麻绳,头裹白布,用袖子捂着嘴,抽抽噎噎哭起丧来。

    那女子身材矮小,哭声也细不可闻,宛若苍蝇嗡鸣。王秀才冷眼旁观,见到如此诡异场景,忍不住寒毛直竖,浑身似霜打一般发凉,一声大叫,撒腿欲奔,但双膝酸软,根本不听使唤,还没跑几步,砰地一声响,摔倒在地。

    府中下人闻声前来查看,房内杳然寂静,一干小人不知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十二回 王六郎

    某渔夫姓许,家住临川县北,好饮酒,每次夜出打渔,必带酒一壶。由于深夜寂静,一个人独饮无趣,便洒酒于地,拜请河中水鬼同醉,口中云“鬼兄,请喝酒。”夜夜如此,习以为常。或许是许渔夫心地善良,感动了鬼神,每次外出捕鱼,都是满载而归,而同行们则一无所获。

    这一天夜晚,许渔夫像往常一样在河边喝酒,醉眼朦胧之际,眼前忽现一白衣少年,徘徊左右,搓手咂舌,目视酒壶,笑道:“好酒。”

    许渔夫为人慷慨好客,点头跟少年打招呼“听朋友语气,想必也是同道中人。若不嫌弃,便请过来共饮一杯,如何?”

    少年欣然允诺,在渔夫旁边坐下,接过酒壶,咕嘟嘟灌了一口酒水落肚,赞道:“十文钱一壶的烧刀子,又烈又冲,好酒。”许渔夫微笑莞尔“朋友果然是识货之人。”

    两人你来我往,大口斗酒,偶尔间谈论些趣闻轶事,那少年谈吐风雅,不似寻常百姓。过不大会,壶中酒水告罄,许渔夫站起身来,说道:“时候不早,该干正事啦。”伸手拿起渔网,走到河边捕鱼,一连撒了七八次网,次次落空,竟然一条鱼影也没见着,不免十分懊恼。

    那少年道:“鱼儿都在下游,待我为君驱之。”言毕,飘然而去。

    未几,那少年悠然返回,手指河水,道:“鱼儿至矣。”渔夫顺着少年手势看去,只见河水哗啦啦翻腾,无数大鱼小鱼汇聚,逆水游行,密密麻麻挤在一块,也不知有几百几千条。

    渔夫大喜,忙撒开渔网,这一网下去,收网沉重,捞上来四五条大鱼,每一条都有二尺多长,重量不下十余斤。

    渔夫乐得眉开眼笑,亲自选了一条最大最长的鱼儿送给少年,以感谢他驱鱼之功,少年摇头不接,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屡次蒙君赠予美酒,无以为报,若不嫌弃,以后我天天帮你捕鱼。”

    渔夫道:“你我初次相见,只不过喝了一回酒,何言屡次?”少年只是微笑,并不解释。

    渔夫更增疑惑,又道:“敢问朋友姓名,能赐告否?”

    少年道:“在下姓王,家中排行老六,叫我王六郎吧。”说完这句话,拱手作揖,告辞而别。

    第二天黄昏,渔夫去小店中满满沽了一壶酒,天一黑,便去河边跟少年碰头。少年早已等候多时,两人见面一番寒暄,当即你一口,我一口,斗起酒来。少年喝完酒,照例去下游赶鱼,如此持续半年,天天如此。

    这一天,少年忽然拉着渔夫手,面露凄色,说道:“大哥,咱们相识以来,情同骨肉,但遗憾的是,你我不得不分别了。”

    渔夫吃了一惊,问道:“怎么回事?”

    少年道:“事已至此,小弟不敢再欺骗大哥。实不相瞒,小弟并非人类,乃水鬼也。只因生平嗜酒,数年前酒醉路过河边,一不小心掉入水中淹死。我做鬼后,蒙大哥时常以酒水祭奠,心中感激,于是暗中帮助大哥捕鱼。大哥可曾记得:以前您每晚捕鱼都满载而归,那都是小弟功劳。眼下我罪孽已满,自有人当我替身,不久便要转世投胎了。临别依依,不胜伤感。”

    渔夫跟少年相处日久,彼此间十分亲密,虽听他自承为鬼,却也不怎么害怕,一声唏嘘,斟了一杯酒,劝道:“六郎勿要悲伤,且满饮此酒。兄弟你业满脱劫,这是喜事,该当庆祝才是,怎可哭哭啼啼?”

    少年给渔夫一番劝慰,转悲为喜,道:“大哥教训的是。来,咱们喝酒,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醉不归。”

    两人推杯换盏,渔夫酒意上涌,问道:“六郎,何人给你当替身?”

    少年道:“大哥明天可来河边观看,正午时有一女子渡河溺毙,那便是我替身。”说话间雄鸡啼唱,天已黎明,少年一声叹息,转身离去。

    第二天正午,渔夫准时来到河边,果然有一妇人怀抱婴儿,至河边而落水。那妇人临死之前,拼尽力气将婴儿扔到岸边,救了小孩一条性命。自己却不能幸免,在水中沉沉浮浮,眼看就要殒命。

    那小孩没了母亲,在岸边哭哭啼啼,渔夫见状,心中不忍,想要下水搭救妇人,但转念间想起少年话语,又有些犹豫不定“我若救了妇女,六郎没了替身,如何转世投胎?”一时间心乱如麻,懊恼非常。

    正烦躁不安,那妇人浑身湿淋淋的,不知何时,已自河里爬到岸边,俯身抱起孩子,竟自去了。

    渔夫见妇人安然无恙,心中疑惑“六郎所言并不灵验,这妇人也没死,难道他在骗我?”

    当天晚上,渔夫去河边寻找王六郎探问究竟,少年如约而至,说道:“大哥,今又聚首,从此你我不再分离。”

    渔夫问其缘故,少年道:“白天那位妇女,确实是小弟替身,只不过我见她怀抱婴孩,实在不忍心为我一人,伤害两条性命。”

    渔夫恍然,笑道:“那妇女落水,是你救了她?”

    少年点头承认:“想是我跟大哥缘分未尽。”

    渔夫道:“六郎,你心地善良,相信我,好人会有好报的。来,为你慈悲救人,咱们干一杯。”两人相视一笑,痛饮烈酒。

    数日后,少年又来告别,渔夫喜道:“六郎,你重新找到替身了?”

    少年摇头笑道:“非也,前日我一念之仁,恻隐之心感动天帝,帝尊降下旨意:封我为招远县邬镇土地,即刻上任。大哥若不忘故交,可来邬镇看望,勿以路远推辞。”

    渔夫道:“六郎,你升任神仙,可喜可贺。只是人神殊途,我怎么找你?”

    少年道:“不用担心,只管来邬镇便是。”叮咛再三,告辞离别。

    渔夫回到家中,收拾行李盘缠,跟妻子交待:“我要出一趟远门,拜访故友。”

    妻子问“去哪?你朋友是谁?”

    渔夫道:“招远县邬镇。我朋友不是别人,乃邬镇土地王六郎。”

    妻子笑道:“邬镇距此百里,庙里土地公我见过不少,不外乎泥偶雕塑,如何与之交谈?”

    渔夫道:“这个不用你操心。”语毕,大踏步出门,转眼间去得远了。

    渔夫星夜赶路,很快就来到招远县邬镇,在一家酒店打尖,问老板:“掌柜,附近有土地庙吗?”

    店掌柜闻言脸色立变,又惊又喜,笑道:“客官莫非姓许?”

    渔夫点点头:“然。你是怎么知道的?”

    店掌柜不答,又问“客官是临川县百姓吗?”

    渔夫道:“不错,你又知道了?”

    店掌柜笑笑,转身出去,过不多时,领了许多男男女女进屋,渔夫满心疑惑,睁眼打量,只见丈夫抱子,妇女窥门,里里外外围成一堵人墙,将酒店挤得水泄不通。忙问店老板“到底怎么回事?”

    掌柜笑道:“客官不用害怕,吾等百姓皆受土地公托梦,前来替许先生洗尘接风。”

    渔夫道:“土地公?可是我那位六郎贤弟?”

    掌柜道:“然。客官请随我来,土地公正在庙中相候。”说着当先领路。

    渔夫来到土地庙,面对殿中塑像,跪地祷祝“贤弟,自分别后,日日想念。此次应约前来,蒙你殷勤款待,无以为报,特备薄酒一壶,聊表寸心。若不嫌弃,当如河边旧饮。”言毕,焚烧纸钱,倒酒于地。

    俄顷,平地忽起旋风,久久不散。是夜,渔夫梦中见少年至,衣冠楚楚,拜谢道:“大哥,累你远来看望,小弟喜泪交加。只是我身为土地神,人神有别,虽近在咫尺,却不便与你会面。邬镇民风淳朴,你且宽住几日。这里老百姓受我恩惠,若送礼给你,只管收下。倘要离去,我再来相送。”

    渔夫一一答允,当下在邬镇闲住,看了几日风景,辞别众百姓,自回老家。临行时,众百姓争相孝敬,金银土特产装了一包又一包,纷纷拖儿带女,送至村口。

    刚一出村,空中刮起一股旋风,王六郎亲自前来送别,旋风随行,一直送了几十里。渔夫感动,说道:“六郎珍重,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贤弟宅心仁厚,必能造福一方。你我再见了。”

    旋风闻言,恋恋不舍,许久方才散去。

    第十三回 偷桃

    蒲松龄年少时,有一次到济南府参加考试。时值春节,按照古人风俗,各行各业做买卖的商人,都要敲锣打鼓,抬着彩楼花轿,去往布政司衙门祝贺,名曰“演春”。

    那一天人很多,蒲松龄跟随朋友一块去瞧热闹,四面都是人墙,嘈杂喧闹,语音沸腾,震耳嗡鸣。

    凝目一瞧,只见大堂上坐着四名官吏,清一色身穿红衣,其时蒲松龄年幼,一时之间也分辨不出官员职位大小。

    忽然间冒出来一位老汉,手牵一名十三四岁的孩童,挑着一副竹筐,走到大堂上停住脚步,恭恭敬敬向四位官员行了一礼,随即嘴唇张动,似乎在开口说话,但堂下万人齐聚,七嘴八舌窃窃私语,吵个不停,根本听不清那老汉说了些什么,只依稀听到四位官员哈哈大笑,笑声欢畅。

    过了一会,大堂上走出一名青衣人,大声对老汉道:“主人有令,命你表演戏法。”

    老汉诺诺答应,问道:“表演什么戏法?”

    那青衣人昂然道:“你都会些什么?拣最拿手的说来听听。”

    老汉道:“小人擅长颠倒生物。”

    青衣人问“何谓颠倒生物?”

    老汉道:“六月降飞雪,隆冬开桃花,此颠倒生物也。”

    青衣人不信,笑道:“好,你这厮既有奇术,那就给官老爷们变只桃子出来。”

    老汉一口答允,脱下衣服盖住竹筐,目视台下众看客,脸上装出为难神色,自语道:“长官们可真会刁难。数九寒冬,坚冰未消,叫我去哪里摘取桃子?若不取吧,又恐官老爷责罚,如之奈何?”

    那孩童道:“父亲既已答应人家,怎可反悔?”

    老汉皱眉思索:“吾儿所言甚是,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寒春积雪,若要摘桃,人间无处寻觅。只有九天之上,王母娘娘蟠桃园中,四季温暖,或许还有桃子。为今之计,只有上天偷桃。”

    那孩童道:“父亲真会胡闹。哈,九天高高在上,也有道路通行么?”

    老汉道:“无需担心,我自有办法。”言毕,俯身打开竹筐,从里面拿出一根绳子,约数十丈长短,手执绳端,往空中抛掷,那绳子见风就长,越长越高,渐渐没入云端,悬空而立,距地数尺,也不掉落。

    老汉吩咐孩童“吾儿,快过来!为父年老力衰,攀不得绳子,偷桃的任务,还得交给你完成。”手指长绳,道:“沿着此绳一路往上,便可直达蟠桃园中。”

    那孩童面露难色:“父亲好糊涂,这绳子只有筷子粗细,怎能以之登临万丈高空?若是爬到一半,绳子断了,孩儿岂不摔得粉身碎骨?”

    那老汉正色道:“大丈夫一言九鼎,为父既已答应人家取桃,怎可言而无信?乖孩子,别害怕,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你若成功偷得仙桃,官老爷们必定重重有赏,百两黄金不在话下。届时有了金银财宝,为父替你娶一位漂亮媳妇,如何?”

    那孩童道:“可要说话算话,不许骗人!”言语间抓住绳子,盘旋而上,手移足动,似蜘蛛游丝,转眼间没入云霄。

    过了好一阵子,天空中坠下一颗仙桃,大如饭碗。老汉欣喜不已,手捧仙桃,献给四位官老爷。

    众官员啧啧称奇,将仙桃来回传递,把玩良久,你瞧一眼,我摸一下,但肉眼凡胎,也分不出仙桃是真是假。

    忽然间咚地一声响,绳子坠落于地,那老汉脸色大变,叫道:“不好,我儿做贼窃桃,已给发觉,性命堪忧。”语未毕,天上掉下一颗头颅,近前凝视,眉目俊朗,不是那孩童还有谁?

    怪事还没算完,紧接着天上又掉下一只左腿,然后右腿双手,残肢断体,纷纷坠落。

    老汉悲伤号哭,将儿子尸体一块块拾起,放进竹筐内用衣服盖好,走到四位官老爷面前屈膝跪倒,说道:“小儿只因偷桃,误送性命。请长官们可怜老汉孤苦无依,赏些碎银子替犬子料理丧事。老汉感激不尽,必结草衔环以报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