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7h4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乡 > 第十六章因材施教
    第十六章因材施教

    子孙满堂才是古仁人追求的最高生活目的。

    他们追求子孙满堂的原因,并非是为了散播自己的基因,而是为了可以更好的生活。

    在这个婴儿夭折率高的吓人的时代里,一个孩子想要安全的长大成人,没有一点运气是不成的。

    一个贫穷的人,如果想要变的富裕,他们会怎么做呢?

    依靠自己的智慧成为人上人?

    还是依靠自己的武勇为自己搏一个马上封侯。

    亦或是依靠经商,让自己最终富甲天下?

    这三种选择对云琅这样的人来说,基本上没有难度,只要他想干,他就会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而大汉的百姓绝对没有这样的能力。

    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气在土地里找食物吃,然后娶一个跟自己一样贫穷的妇人结婚。

    生子,是他们最大的希望,只有生子他们才能在失去劳力之后依然能够依靠自己的儿子活着。

    在大汉国,父亲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家之主,当父亲这个一家之主驱使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为家庭劳作的时候,总会有一点微不足道的剩余……

    老一辈人逝去之后,他们的儿子会继续沿着父亲的脚步继续重复以前的生活。

    如果侥幸活在天下太平的年代里,这样的积蓄就会一点点的继续下去,直到这个家族出现了一个不甘心平凡的人……

    云琅认为这样的人家成为富户的概率很低,成为官员的人更少,能够像他一样成为侯爷的人,基本上不可能。

    其实呢,因为总是出现这样小概率的不可能事件,才让天下人拥有人世间最宝贵的——希望。

    希望,这东西就是一个国朝赖以生存的基础,当一国之民连希望都被剥夺,这个国朝也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刘彻是一个很聪明的人,更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他从不吝惜将希望给自己的国民,不论是从军,还是准备要召开的博学鸿儒大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问出处。

    云琅相信,这次考试一定会出现几个底层人物,这是必定的,这也是天下学子们孜孜以求的。

    在大汉,不论是朱买臣马前泼水,大快人心的宣泄,还是万担君石奋满堂富贵的煌煌场景,都给了穷人子弟在寒冬中苦读的动力。

    经过陈铜的事情之后,云琅终于明白皇帝为何会活活的逼死李蔡这个可怜的丞相了。

    大汉国这几年并非都是风调雨顺,百姓心中多少还是有一些怨愤的。

    弄死一个宰相大快人心一下并没有坏处。

    “读书呢,不是要你们死记硬背书里面的道理,而是要你们通过读书来让自己变得聪慧。

    读书呢,其实就是一个改变你们思维方式的过程,让你们通过了解别人的思想,最终总结出自己为人处世之道。

    书里面的道理其实无所谓对错,因为他们都是死的道理,而这个天下,终究是人的天下,再高深的道理也需要人去执行,既然道理是通过人来传播的,那么,必然就会镌刻上浓烈的个人印记。

    在我西北理工读书,首先,就要忘记那些所谓的大人物的语言,学会自己思考。

    甚至,希望你们能从大人物的话语中找到漏洞,在心中加以修正,找到真正的真理。

    为师不在意你们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大奸大恶之徒,我只要求你们不要丢失人性,做事之前,将自己放在人的立场上衡量一下,然后再去做事。

    你们一定要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

    霍光不在,张安世又没有真正的融入西北理工,所以,在红袖给他的五个弟子授课的同时,云琅也会给他们讲述一些后世读书的法门。

    云琅今天教的学问应该很重要……金日磾隔着荷塘,见云琅有些慷慨激昂,他座下的弟子们也一个个正襟危坐,听得很认真,即便是最懒惰的霍三,也难得没有偷懒。

    就在刚才,金日磾有一种强烈的想要冲进那座水榭里,他很想把霍三从座位上提起来丢掉,然后自己坐下去。

    金日磾相信,如果自己是霍三,云琅讲得每一个字他都不会忘记。

    云琅讲完了今天的课业,留下孩子们在水谢里临帖,他找来的帖子,无一例外都是刘彻的字。

    在这个书法还没有盛行的时代里,作为一个还能当很多年总阅卷官的刘彻,如果看到有人写的字跟他的字体很相近,在唯心论强大的作用下,即便是这些孩子的文章稍微差一点,也有很大的几率出头。

    金日磾站在荷塘边上,衣袂飘飘的样子就连云琅都不得不赞叹一声好颜色。

    “拜见君侯!”

    金日磾施礼的样子中规中矩,毫无瑕疵。

    云琅取过金日磾手里的书本,瞅了一眼道:“《春秋》的微言大义一定要读懂,读通,自书中取一言立志,而后再以书中道理来淬炼自己的文胆,坚定自己的意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是书中精粹,也是学问的最高体现,我们学这些圣人言,要的就是在今后做事的时候,要以仁义之念来衡量自己,确定自己的做事标准,哪怕粉身碎骨,也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所以,孔丘说:杀身成仁!

    孔丘的弟子弟子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都曾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

    如果你了解了孔丘所说的仁,那么,你就该知晓君子离不开仁德,那怕在仓促匆忙的时候、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是与仁德同在。

    尔身为匈奴人,这就是你的原罪,想要在大汉国成为一个重要的人,就需要你百倍,千倍的付出,时时刻刻牢守仁义,只要时间长了,别人只会看到你身上的仁德,看不见你的匈奴人外表。”

    金日磾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向君侯请安,君侯不但不以为忤,反而在第一时间,教导自己。

    云琅见金日磾双目泛红,就笑着将那本《春秋》重新放在金日磾手里道:“《春秋》就是《春秋》何来那么多的流派,不论是董公的《公羊春秋》,还是夏侯氏的《谷梁春秋》亦或是《左传春秋》都不过是《春秋》的延伸版本。

    你性子粗疏,只要肯花时间在《春秋》上,迟早,会有自己的感悟。

    等你有了感悟,再看别派《春秋》,那时候你会发现一本《春秋》堪称倒尽人间至理。

    此时啊,读书之乐才会出现,你现在,就是在死读书罢了,未得其门而入。”

    金日磾连连点头,云琅等他将自己说的这些话都消化了,就笑着问道:“可有所感悟?”

    金日磾惭愧的道:“晚生还需先生教导。”

    云琅呵呵笑道:“管理书房的仆妇告诉我说,你已经快把书房里的书读光了?”

    金日磾一张脸顿时就红了,呐呐的道:“书架最上面那一排《基础算学》一类的书,晚生看不懂。”

    云琅大笑道:“你本就不该读懂才对。”

    “这是为何?”

    “因为那些书都是从事专门研究星象,算学,的富贵闲人才需要读的书。

    我知你志不在此,莫要为了一些旁门杂学就坏了自己的上进之路。”

    金日磾轻声道:“霍光霍兄似乎深谙此道。”

    云琅叹口气道:“他学这些东西是为了磨练心性,这孩子太聪明,而太聪明的孩子福气薄,之所以教他这些东西是为了分散他的精力。”

    “聪明些难道不好吗?”

    云琅拍拍金日磾的肩头道:“你的年纪还小,还不能理解其中意。

    呵呵呵,别人教徒盼聪明,我愿我徒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